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9篇
  免费   2400篇
  国内免费   3013篇
测绘学   2118篇
大气科学   1212篇
地球物理   1783篇
地质学   5871篇
海洋学   1584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702篇
自然地理   1091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596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850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782篇
  2009年   751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常称之为黄色物质)是影响海洋水色的三大成分之一,海水中CDOM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CDOM水下原位探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探测装置开发了一套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为水上甲板控制和水下数据采集两部分,水上甲板控制部分通过8芯电缆与水下数据采集部分实现供电及通信,水下数据采集部分以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控制整体采集部分的工作,甲板控制部分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来操控PC104以实现水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实验室环境测试及近海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完成水下荧光光谱装置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及通信需求,实现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水下原位探测。  相似文献   
992.
海洋传感观测服务柔性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传感观测服务能够实现多个海洋观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集成,支持大范围、多学科的海洋科学研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同观测系统的数据库异构互异,导致传感器观测服务软件难以复用,开发效率低。本文针对数据库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提出海洋传感观测服务的柔性开发模型,设计可适配于异构数据库的服务构件。该构件通过配置观测数据在具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实现了数据库结构向服务模式定义的映射;服务构件根据配置信息生成数据库查询语句,实现观测数据的自动提取,避免了数据库异构导致的重复开发的问题。通过将服务构件应用在实际开发中,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The influence of spring Arctic sea ice variability on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 lik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variability is established and investigated using an Atmosphere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AOGCM) of the Bergen Climate Model version 2(BCM2). The spring Arctic sea ice variability affects the mid-latitudes and tropics through the propagation of the anomalous Eliassen-Palm(E-P) flux from the polar region to mid- and low-latitudes during boreal spring. The pathway includes anomalous upward wave activity, which propagates to the high troposphere from near the surface of the polar region, turns southward between 500 h Pa and 200 h Pa and extends downward between 50°N and 70°N, influencing the near surfac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 alteration of the near surfac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hen causes anomalous surface ocean circulation. These circulation changes consequently leads to the SST anomal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which may persist until the following summer, named seasonal "foot printing" mechanism(SFPM).  相似文献   
994.
为鉴定鱼肚的正品来源,运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10 个不同价格(700~1 500 元/kg)鱼肚样本的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 氧化酶Ⅰ(cox1)约660 bp 的序列.通过BLASTN 比对DNA 序列同源度,判定鱼肚所属种类分别为鲈形目石首鱼科(Sciaenidae)、马鲅科(Eleutheronema)、笛鲷科(Lutjanidae)、带鱼科(Trichiuridae).cox1 条码序列获取便捷,基于此条码序列的物种鉴定技术可用于鱼肚种类鉴别.  相似文献   
995.
目前,针对地学对象的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生成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满足相关地学研究对六面体网格的需求,促进地学模拟及传统GIS空间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传统栅格法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面向地学研究的六面体网格生成的改进栅格法。通过提取实体模型表面的几何特征,考虑内部孔、洞约束生成骨干网格,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特征约束模板来处理复杂的特征约束,使之既能保持地学研究对象的几何形态特征,又能实现加密区域与非加密区域的平滑过渡,从而满足地学分析与模拟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6.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Sanggou Bay (SGB) and the adjacent Ailian Bay (ALB) and Lidao Bay (LDB) in Shandong Peninsula,eastern China.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ell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bay waters in spring (April 2011),summer (August 2011),autumn (October 2011),and winter (January 2012)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Uterm6hl method.A total of 80 taxa of phytoplankton that belong to 39 genera of 3 phyla were identified.These included 64 species of 30 genera in the Phylum Bacillariophyta,13 species of 8 genera in the Phylum Dinophyta,and 3 species of 1 genus in the Phylum Chrysophyta.During the four seasons,the number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43) was the highest in spring,followed by summer and autumn (40),and the lowest number ofphytoplankton species (35) was found in winter.Diatoms,especially Paralia sulcata (Ehrenberg) Cleve and 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 Ehrenberg,were predominant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throughout the study period,whereas the dominance of dinoflagellate appeared in summer only.The maximum cell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was detected in summer (average 8.08 × 103 cells L-1) whereas their minimum abundance was found in autumn (average 2.60 x 103 cellsL-1).The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outer bay than in the inner bay in spring and autumn.In summer,the phytoplankton cell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 of inner SGB,with peak abundance observed along the western coast.In winter,the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cells showed 3 patches,with peak abundance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as well.On seasonal average,the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ice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ranged from 1.17 to 1.78 (autumn 〉 summer 〉 spring 〉 winter),and the Pielou's evenness indices of phytoplankton ranged from 0.45 to 0.65 (autumn 〉 spring 〉 summer〉 winter).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phosphate level w  相似文献   
997.
基于1961-2012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云南地区124个观测站月降水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夏季南亚高压与云南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12年夏季滇西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较显著负相关,滇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面积呈较显著负相关;6月滇西北和滇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脊线位置、高压主中心纬度呈显著正相关,滇西南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滇中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纬度呈显著正相关;7月滇西南、滇西北的西南部和滇西的北部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脊线位置呈较显著正相关,滇西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强度呈较显著负相关,滇中和滇东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主中心经度呈较显著负相关;8月滇西南、滇中、滇南和滇东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8.
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是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之一,能够解决单独利用遥感或作物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展大范围、区域性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和产量预测,首先对作物模型WOFOST进行了订正和验证,使得调整后的模型适于模拟河南新乡县冬小麦生长;根据实际生产分三类情形模拟新乡县2002—2003年度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状况;利用全生育期内能获取的Landsat-7 ETM+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结合WOFOST模型的模拟情况,确定每个像元对应的冬小麦的生长状况,从而在像元上实现了WOFOST模型对冬小麦生长的模拟;最后对照比较本研究方法的结果与当年新乡县冬小麦的统计情况,结果相近,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9.
利用100°E以东地区通过5%质量控制的392个站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我国东部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以1948—1976年和1977—2008年为研究子时段,讨论前后两阶段东部地区的大气湿位涡差异及大气稳定度状况。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北方尤其是华北东部,极端降水量及其所占降水量比例均有下降趋势,而南方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二者均呈增加趋势。湿位涡呈"南减北增"的趋势,对流稳定度和斜压稳定度在南方均出现变弱趋势,在北方则增强。大气性质的南北显著变化是我国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呈"南增北减"分布型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纬度地区300 hPa层在1976年之后表现为温度负距平场中心,使东部地区高空热力性质产生差异,进而影响了对流稳定度的变化;同时冷中心北侧高层西风分量减小,南侧高层西风风量增大,斜压稳定度相应出现减弱和增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湖南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湖南省96个台站1960—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在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气候变化事实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一致,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且变暖存在季节、地域上的差异,冬、春、秋气温变暖趋势显著,增暖幅度最大的区域在湘北地区;对气候变暖响应敏感的要素主要是与平均气温、冬季气温相关密切的要素,如季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活动积温等;湖南气温在突变时间上具有较好的时间逻辑关系;湖南降水量无显著趋势变化,但极端降水增加,地域性差异明显,湖南东部地区降水量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日降水量大于等于100 mm的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湖南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均呈现显著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